致初中学生的第五十六封信
亲爱的同学们:
你们好!随着所学内容越来越多,越来越深,主动学习者和被动学习者的差异越来越明显。
主动者,首先赢在预习上。预习不仅是读一读,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。一个能够通过自主读书就将知识学会的学生,他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。因为他所获取的知识并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讲解,而是来源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。这说明,他心静、会思、善学。
被动者,必然首先败在预习上。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能少做即少做,能不做即不做。所以,他们的预习很难谈上什么效果。蜻蜓点水,浅尝辄止,应付老师而已。一个不为自己考虑的学生,一定心浮气躁,难于在学习上表现出自己的才智。
主动者,其次赢在课堂上。有了扎实的预习,自己已经清楚自己的问题点在哪里。老师讲解之时,自然在这知识点是精力集中,毫不懈怠。有了学习上知识点的选择,精力安排自会得当。同时,因为自己已是第二遍或第三遍学习教材,其透彻程度自非一般。所以,课堂上回答问题必然应对如流。自信、自豪,定会油然而生。
被动者,必然其次败在课堂上。因为没有好好预习,对于所学的知识点必会陌生。课堂教学,面对的是全体,而不是一个人,再说,越是学习不透的学生越不好意思把自己的疑惑点提出来。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努力预习,心已先虚,当然不好意思当众出丑了。有了这样的自保心思,这类学生就成为课堂中的陪听生。即使再努力在课堂上记,也难于与那些主动学习者学习效果相媲美。于是,自卑感自然形成。
主动者,再次赢在作业上。预习用心,课堂学得透彻,作业就成为“功劳簿”。没有不会的题,其心情自然轻松愉悦,把作业完成得非常漂亮,如同一件艺术品。这样的学生盼望着第二天到校交上作业,因为必然有老师的表扬和欣赏。
被动者,必然再次败在作业上。预习马虎,课堂上学习效果也一般,作业时一定会遇到不甚清楚的题目。不甚清楚,就会出;出错,就要改错,甚至被老师找。其心情自然不爽,于是对第二天自然缺少期待。时间久了,厌学情绪就会悄然而生。
主动者,最后赢在拓展上。作业轻松,学有余力,哪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浪费?于是,只要老师有点拨或要求,这类学生必然超前学习或有目的地多进行练习。一天难见效果,但是日积月累、积少成多,能力自然越来越强,学习自当越来越轻松。
被动者,必然最后败在拓展上。作业搞不定,心态自然极差,哪还有精力去进行什么拓展?对于老师的点拨或要求,不但不能去做,甚至每听到,心中就会产生厌倦。一天少一点,似乎不多,但是一天天积累下来,便堆积如山。与主动者差异越来越大,学习劲头也一天不如一天。
你是学习上的被动者还是主动者?用自己的心中之秤,称一下自己吧。
彭学武
2013年4月15日夜
评论